失業問題困擾著吳內閣。最近統計,失業率仍然高達5.16%,超過吳敦義上任改進的目標──5%。當時,新科吳院長聲稱失業率如果在年底不壓低到5%以下,他就辭職。如今時間已經不多,吳內閣已經進入搶救閣揆緊急狀態。日前推出就業補助辦法,顯然是搶救閣揆的計劃。


失業問題如此困擾內閣,還因為經濟已經大有改善,政府部門以及各個研究機構不斷上修GDP增長率,已經高達5.5%以上。照理,經濟復甦,失業率應該跟著下降。但是,這個理,似乎不適用於近日台灣。


其實,有這個困擾的國家不只台灣。美國也不例外,今年初經濟已經明顯爬出金融海嘯的谷底,然而失業率一直還在10%左右徘徊,情形比台灣嚴重得多。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,使得總統歐巴馬不敢放棄繼續刺激經濟成長的寬鬆政策,甚至為此還與其他國家發生激烈的爭議。


當各國普遍財政危機,被迫力求削減開支,當初為了克服金融海嘯而採取的擴大支出政策已經悄悄收起。然而美國卻不敢輕易放棄寬鬆財政的辦法。此外,美 國又恢復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動作,並要求中國更大程度地擴大內需,減少外貿出超的程度,如此間接可以增加美國的生產,從而有助於美國的就業數量。為了解決失 業率居高不下的困境,美國政府可說使出了渾身解數,不幸成效不彰。


因此,吳內閣的挑戰絕不輕鬆。更值得注意的是:為何經濟回升了,失業問題卻不能同步改善?


我們認為,這主要是財富分配並沒有跟著改善。GDP的增長並沒有帶給更多人就業。增長的來源,顯然是基於每個勞動者創造的平均財富提高了,而非由於 較多的勞動者投入就業生產行列。這在經濟危機時期特別容易發生。在經濟危機時期,企業多半精簡人事以度過困境;一旦經濟開始復甦,已經瘦身的企業通常不會 恢復原先僱傭的規模,而寧願採取效率較高的技術與體制來達到同樣的產值。因此,GDP回升了,企業賺錢了(事實上賺得更多),但是失業率並沒有明顯改進。 其附帶效果就是貧富差距更擴大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riar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